隨著木結構住宅在中國的發展,其舒適性好、穩定性高、耐久性強、施工方便等優點逐漸被中國人所認可,因此中國的木結構住宅市場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。然而,隨著市場的發展,一些與木屋相關的問題不斷出現。主要問題是客戶在不了解木屋市場的情況下盲目追求低價,導致預期下降引發糾紛。現在安排幾個購買木屋時應該注意的誤區,防止人們進入誤區。
第一,只看外觀,不看材質
很多消費者只把木屋產品看做效果,只看外觀好看,不看具體材質,樹種、規格、工藝對成本有直接影響。包括配套裝修材料的檔次和質量,都與房屋整體造價密切相關。
第二,只看面積,不看結構
消費者喜歡問木屋一平米的價格。其實真正的木屋是根據房子的結構來計算整個房子的成本的。同樣大小的木屋,結構不同成本也不同,結構簡單成本相對較低。
第三,只看價格,不看東西
這個問題在很多展會上特別明顯。消費者聽了報價,直接反應就是為什么別人家比你家大,價格卻比你家低。很多廠家為了在展會或市場洽談中吸引客戶,往往會賣出一套木結構房屋的框架,不包括安裝和內飾部分,合同也比較模糊,只有當客戶提出異議時,才會被告知額外的部分需要額外的費用。這時候客戶沒有增加成本,買的只是一個沒用的空殼。
第四,只看眼前,不看長遠
經過市場對比,消費者往往會被眼前的低價所誘惑。這和給女人買衣服一樣。看到打折活動肯定是血戰,但是買了之后發現有很多類似的衣服質量有些問題,最后放在衣柜里裝修。目前的木屋市場存在很多違規現象,低價只能迫使一些廠家偷工減料或者用劣質材料替代,最終消費者會吃虧。使用中存在很多問題,保溫效果不好,漏水問題層出不窮,甚至結構坍塌,降低了使用壽命。
但是,如果事先沒有充分的市場調查和比較,沒有合理的定位,這個“錯誤”就不是一個小“錯誤”。有時候損失的不僅僅是經濟,還有生活成本。